这个创业想法挺有意思的,看到第一眼就一个激灵,这公司不是来砸我饭碗的吧? 2015年9月,做了8年HR的王珩开始创业,一刀扎进了HR的细分市场,职前员工背景调查,用她的话说,“净化职场环境。” 较真背景调查的一项统计显示,41.4%的候选人会选择包装自己的简历去求职,国内知名背调机构全景求是的统计结果是58.76%,两家近似一致。这意味着,你身边的10个朋友有4-5个人都会在简历上面动手脚。 为了防范这些可能的风险,成熟的企业一般都会委托第三方进行调查。国内也有一些专门做背调的公司,比如太和鼎信、全景求是、八方锦程等,总计约数十来家,每家员工规模在百余人左右,工作模式大多数依循线下传统,针对的雇员以中高层为主。整个背调行业都还没有被互联网改造,也没有产生巨头公司。 5月中旬,我在文创园见到了匆匆赶来的王珩,那段时间,她正带着产品研发总监密集会见投资人。她说,4个月前的100万元种子轮投资,已经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,这轮的融资需求在600万元到800万元之间。 截止4月底,较真背景调查的员工数量在30人左右,B端客户有100个(只针对B端),产生的订单超过了200单。 标准化产品:一键秒查 较真现在推出的产品有两个,一是“秒查”,二是“较真”。 “秒查” 是针对普通员工基本信息的核心,包括身份信息、学历信息、专业资质、犯罪记录、信贷风险等。价格相对便宜,查完所有项目在200元左右,也可选择单项查询。 理论上,按照正规的入职流程,候选人在入职当天提交材料后,HR都会对这些信息挨个核实。但王珩说,“其实HR只能查学历,违法数据、犯罪记录、网贷黑名单等可能很难查,或者查不到。” 秒查解决的痛点是效率。一方面,通过API接口整合了工商、公安、银行征信系统以及教育部学习网等官方数据供应商,HR只要输入候选人姓名和身份证号,就会即时性收到所有条目的查询结果。一方面,秒查支持Excel批量导入,HR可以一次性调查多位候选人。这对于经常需要面对出行安全质疑的滴滴和Uber来说,应该很有吸引力。 王珩称,秒查主要针对的就是平台型的客户群,可以有效防范平台第三方员工的用工风险,目前正在与出行类、差旅类、上门类的项目洽谈合作。 线下非标品对传统的改善 “较真”是针对工作履历和工作表现的核实,包括入职离职时间、所属部门、实际职位、同事评价等等,大部分是针对中高层职位。这块的流程是HR线上下单,较真线下调查。 这一部分是可能会是和传统第三方背调公司竞争比较激烈的地方。老牌选手已经在市场上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和信誉,较真要怎么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呢?这又是一个新进入者如何挑战旧有秩序的故事。“较真的性价比会更高,” 联合创始人兼产品研发总监石开元说。 首先是价格便宜,根据调查的项目种类不同,价格从600元-1900元不等,前200单的平均客单位价是1000元左右,只相当于同行的60%-70%。 其次是交付速度快。石开元称,较真开发了一套系统,这可以优化调查的各个环节,节省时间,比如当调查员需要调查某个职位的时候,系统会根据问题库自动生成匹配这个行业这个职位的问题清单。 比如传统流程是企业发邮件给调查团队——调查团队内部做订单分配——调查员向候选人获取授权,而较真的流程是企业在系统发出背调需求时,候选人就会同步收到授权请求,节省了0.5个工作日。 表现在结果上,较真对经理级别和他以下职位的交付周期是两个工作日,总监级别及以上职位的交付周期是三个工作日,同行相对应的交付周期是4-5天、7-10天。 最后是交付质量高。“我们的调查人员一般是有两年以上的HR经验,很多同行的调查员是应届毕业生,这会严重影响到调查的质量。”石开元说,从报告成品来看,平均字数会比同行多30-40%左右,比如同行描述沟通能力是9分或者8分,而较真是告诉客户,这个人在什么样的案例基础上的表达能力如何。 在客户选择上,较真没有特别专注于服务某个行业,但在主动开发时,会侧重金融、地产和互联网。 较真也没有限定客户的门槛,必须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但王珩说,会比较重视开拓创业公司的客户群,目前较真的客户以互联网行业的初创型公司为主。较真还专门针对投资人推出了调查创业公司的服务,收费相对较高,价格在3000元-5000元之间。少年,真是玩的一手好牌。 背调市场有多大? 前程无忧、智联招聘、猎聘网、拉勾网等招聘网站的崛起就带动了整个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,同时,职场人员的跳槽频率也在增加。LinkedIn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4年,中国职场人群是每34个月会跳槽一次,国企和外企的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十年不会动,互联网人则可能一年跳三家、四家甚至五家。 高跳槽频率增加了投机的可能。王珩举例说,某求职者参加过一款知名产品的开发,但他在简历里写是开发产品的领导者,“一个简单的角色变化,影响的薪水是一倍以上。” 她认为,在整个职场诚信日益下降的情况下,职前员工的背景调查是刚需。 至于这个市场有多大,现在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数字。石开元算了一笔帐,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2015年数据,中国雇员目前约有7.2亿人,每年的跳槽人员约在2.7亿人,保守估计有10%的企业会采用第三方背调,再以客单价1000元计算,这个市场一年下来有270亿元。整个背调市场超过2000亿。 这种算法有两个疑点。一是客单价1000元是较真的部分,也就是通常理解的中高层职位,因此即便10%的企业会采用第三方背调,背调的人数也要比2700万人少很多。二是90%的企业是不为此付费的,既然已经为HR支付了薪水,那又何必额外再多花一笔钱? 仅就“秒查”和“较真”这两种类型的产品很难撑的起“2000亿”这个市场。再对比海外,美国有上千家背调公司,是一个很分散的市场,线下调查的重模式可能注定了很难大规模扩张。如何更有效率的扩张是必须面对的难题。 石开元给出的拓展方向是,计划在今年推出针对企业HR的SaaS工具类平台,用去中心化的方法解决背调难和背调效率的问题。 咦,这好像已经不只是一家背调公司了。 |